11月2日,艺术家陈丹青迄今为止最大个人展览—— “退步 1968 - 2019”,在北京798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开展。展览全面展出自1968年至今,陈丹青创作的“西藏组图”、“名画临摹”、“人像写生”、“静物”和“自画像”等油画和素描作品100余件。展览名“退步”,取自陈丹青的一本文集《退步集》,它是展览故事中最主要的一个叙事线索,以系列间的“进退”作为一种假设和隐喻,重新看待陈丹青的绘画从1968年至今所发生的变化。
展览分为几个部分,以少年时的习作作为开篇,讲述陈丹青在上海阁楼中临摹欧洲画片的经历。70年代,陈丹青开始了知青生活,画了大量的人物写生和小说插图,直到《泪水洒满丰收田》的出现,对苏联绘画的想象,才摆脱了教条;1980年,《西藏组画》的专心致志与善良,又洗去二手苏联的影响,艺术重新回到生活的瞬间,成为中国艺术史最为标志性的变化。
后来陈丹青旅居纽约,视野的开阔,让他抛弃了“偏见”,以临摹的方式,靠近西方绘画最真实的经验。直到1997年,陈丹青开始了全新的画册系列,退回到多年的临摹和写生经验中。它们和最新的人像写生一起,伴随着苏联绘画,法国绘画,古典主义式的画法一并隐退,使陈丹青完成了个人艺术生涯的一个蜕变。
漫长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见个人和绘画在不同处境中的变化。最终,在描述陈丹青的时候,判断“进步”与“退步”。这便是策划此次展览的目的——展示一种变化,讨论一个话题。
“退步”在陈丹青五十年的艺术中,有多种含义,一方面,它是积极的自由,指向个人在创作中的主动选择,坚持什么和放弃什么,在这些选择背后,个人对于时代和自我的变化,做出的积极的回应。另一方面,它是消极的自由,在绘画今天的境遇中,在个人难以作为的历史中,他的艺术退回到了最初的状态。亦如陈丹青在1968年的那几件作品,没有明确的风格,没有说教的成份,只是一个青年人最初的兴趣和热情。“进步”与“后退”, 特别是在今天,讨论这两种自由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