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雅集海外回流精品展”于2015年1月8日至2月8日在北京汉唐雅集艺术馆展出。本次展览展出藏品包括古代青铜器、金铜佛造像等近百件。
据北京汉唐雅集艺术馆负责人李广先生表示,藏品均是由海外征集而来,其中涵盖纽约、伦敦、日本等地。主办方立足于打造北京最具特色的文化交流体验平台。
古代青铜器是汉唐雅集举办的重要专题展览之一,旨在通过本馆所藏的一批古代青铜器以展示我国古代青铜艺术之美轮美奂。青铜,在中国古代主要是指铜与锡的合金,是人类技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发明。远在5000多年前的马家窑文化时期,中国古人即开始使用青铜制品。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是中国的青铜时代,青铜铸造达到鼎盛,辉煌灿烂,促进了当时生产力的进步。同时,作为礼乐文化的主要载体,青铜器用以“明尊卑,别上下” ,彰显、维护等级制度。
值得关注的是,在众多展品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就属陈列在展厅中央位置的越王剑。据相关人员透露,此剑是众多海外回流展品中最重要的一件展品。这把越王剑,原为日本古董商西源古美术收藏。剑通长59厘米,剑格宽5厘米,剑首直径4厘米。剑身中部起脊,布满以椭长点形相连接的菱形纹饰,与湖北江陵望山1号战国楚墓出土的越王勾践剑(现藏湖北省博物馆)菱形纹饰相似(后者是以更小的菱形相连接);剑格镶嵌有绿松石,剑柄部有两道箍,剑首内凹且有四层同心圆形纹饰。剑格铸有8个鸟虫书文字,正、背面各4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外的公立机构与私家收藏的越王者旨於睗剑不少于10柄。这把剑的精美程度丝毫不逊色于现藏湖北省博物馆的越王勾践剑,综合铸造工艺、保存状况等因素,实为现存越王者旨於睗剑中的翘楚。据汉唐雅集公司负责人李广先生表示,此剑是汉唐雅集联合匡德拍卖以及众多有民族责任感的企业家担保,费尽周折经历一个多月的协商,才与日本藏家达成协议,征集回国内,祈盼联合有责任感的企业家购回并捐给国家。使国家宝物不要流传海外,回归祖国怀抱。
越王者旨於睗(前464年——前459年在位),是战国初期的越国君主,越王句践之子。兵器铭文中的“者旨於睗”,在传世文献中有不同的异名:战国时代的《竹书纪年》中记作“鹿郢”,西汉司马迁撰《史记•越世家》记作“鼫与”,东汉时期袁康《越绝书》中作“与夷”,等等。
在青铜时代漫长历史时期的不同发展阶段,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人们思想、习俗的转变与审美艺术自身的发展,使这一时期青铜器的形制、装饰花纹、器物组合与铭文也相应呈现不同的时代风貌,而这些阶段性的变化恰为我们清晰勾勒出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之美的历程。
展厅中所展示的金铜造像,都是从海外各地回流的精品。相传公元1世纪,在古希腊雕塑艺术影响下,佛教造像最早出现于印度西北部犍陀罗地区。中国的佛造像艺术是在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将佛教高深的哲理转化为艺术形象,不断吸收、融入中国之文化艺术,逐步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艺术内涵、鲜明时代风格与不同地区特色的中国佛造像艺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