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周一至周五9:00-17:0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聚焦
新闻中心
行业聚焦
【大国艺术 传世名家】 重点推荐艺术名家——刘凤仙 时间:2025-04-14 12:18:07 来源:

6f99002c94d93a58f014ed11cd63b3d.png

 

艺术简介


    刘凤仙,中国著名艺术家。1942年生。自幼酷爱美术,曾任多年美术教师,受黄胄大师指点,几十年如一日研习绘画理论及技法,苦练不辍,以花鸟为主,尤擅画梅与寿桃,其作品气势磅礴,清新怡人,喜庆向上,具时代气息。因诗、书、画全面发展,有‘东方才女’之美誉。是一位蜚声国内外的著名女书画艺术家。

    刘凤仙女士,曾在十余个艺术组织兼荣誉主席、名誉院长、荣誉馆长、副主席、院士、顾问、研究员、客座教授、公益大使,艺术使节,理事等职务。为在联合国召开的“中美品牌大会”唯一命名的知名国礼画家。她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展览,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性书画大展大赛,并屡获大奖,曾多次获特等奖、金奖、银奖、二等奖、优秀奖、终身成就奖,特别荣誉奖、特殊贡献奖、功勋奖,最佳创作奖。曾获联合国组织的世界和平艺术大赛金奖;莫奈金奖;中韩两国联谊大笔会金奖;海峡两岸书画大赛金奖。毛体书法曾获特等奖,优秀奖等一百多个奖项和荣誉。因成绩卓著,被授予“国宝级艺术家”,“影响世界的十大金牌艺术家”,“世界风向标艺术家”,“馆藏极艺术家”,“珍藏极艺术家”,“典藏级艺术家”,“国家级软黄金艺术家”,“当代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家”,“书画艺术大师”,“东方才女”,“当代书画界新领军人物”,“中国当代书画大家”,“优秀人民艺术家”等称号。作品辑入《世界名人录》、《一代名家》、《二十世纪著名书画家》、《中国书画名家教授大辞典》、《中国美术史》、《中国美术教育年鉴百年》、《中国近现代名家书画典籍综合卷》、《共和国艺术宝鉴》、《中国九大殿堂级艺术家》、《中国当代书画大家》、《中国实力派画家》、《画梅巨匠》、《雄踞中国艺坛艺术家》、《艺坛名家》等二百余部典集与辞书。著有《刘凤仙书画艺术》、《刘凤仙画集》、《刘凤仙国画欣赏》、《书画艺术家刘凤仙献礼建党100周年》、《圣儒-国画名家刘凤仙艺术画集》、《著名书画艺术家刘凤仙国画专辑》{光盘}、《中国文化名家专题邮票)、《刘凤仙诗百首》、《刘凤仙诗词歌赋、格言录》等。其作品深受国家领导人、企业界、艺术界、博物院、国内外朋友及广大书画爱好者的青睐与收藏。因德艺双馨,成为深受人民欢迎和爱戴的艺术家。

    刘凤仙笔下之梅花,气韵生动,墨法自然,凌霜傲雪,气势磅礴,枝干清癯,苍劲嶙峋。寿桃,饱满圆润,枝繁叶茂,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独家创作,堪称一绝。她的这两类画作行笔豪放恣纵,用墨清新飘逸、潇洒淋漓,飘溢着冷冽的清香,蕴含着饱满的汁水,线条婀娜多姿,枝干凝重厚实,她的其他作品也颇见功力,正因为如此,常常被人们称为‘女中豪杰’。

    刘凤仙创作,师古而不泥古,继承不照搬,而是紧紧抓住自然界动植物与人们生活、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给与强化表现。着重神、魂、韵的点画与描写,注意美与善的观念表达。用“移生动质"传达花鸟的生命力与其各不相同的特性,强调其“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通过对花鸟画的创作来表达自己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表达内在的思想与追求,缘物寄情,托物言志。

    墨是中国传统书画中的主要元素,浓、重、淡、清、焦,为运墨五色,墨与色的完美结合是每位画家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但行笔用墨是绘画艺术的皮肉,而笔中的劲力却是画中的风骨和气韵。刘风仙结合自己的审美情趣大胆创新,不断尝试,使作品中的形貌、骨法、质地、光暗及情态神韵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气势磅礴而不失小巧细腻,刚劲老辣而不失自然清新,这正是她绘画作品的写照。

    刘凤仙创作,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豪放不显张扬,意境深远而不失恬淡清新,其梅花或艳如朝霞或白似瑞雪;寿桃或娇艳欲滴或灵秀芬芳,阵阵暗香仿佛跃出纸面,扑面而来,巧妙的将自然灵性点染画中,好似呼唤出了中国千年文化底蕴的深沉回声,诠释了中华民族古老艺术的深刻内涵。

    刘凤仙的作品,由于以诗入画、以书法入画、以学养入画,创作中在达意抒情和骨法用笔、线条运行上能够紧密的结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征。

    绘画作品中的诗文跋语往往代表作品主人的心声。一句好诗,能表现出作者的内涵和学养。一句好诗,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刘凤仙作品中的诗句布局巧妙,胸怀天地,在构图上,突出主体,讲求布局中的虚实对比与顾盼呼应,把发挥画意的诗歌题句,用与画风相协调的书法在适当的位置书写出来,辅以印章,成为一种以画为主的综合性书画艺术作品,留白空间的疏、密、聚、散;花、果、鸟、叶的柔嫩灵活,老干边缘的毛、涩质感,无不显示其作品的巧夺天工。

艺术欣赏
0cdb0c9ac4ec8a157214749aaec7b99.png
 
eb0cd858650094c9b8f7473a1fd416e.png
 
fba055358b72f2c898fd59c62d50f72.png
 
519e83412ddde6b3fcc005ed6607ad7.png
 
e1312c47487a567c2f5fa3a9383e18b.png
 
c30c5a3326ca1280c40f5f28b2d8aa6.png
 
a0ddf893d620096cead7adf2c96f606.png
 
5dd40de4816fa0f3d012ff60ac91295.png
 
3ed80bab8e0356c3cb2934909359262.png
 
cfa06df1d95bd250a309279d2cb0be1.png
 
7a1644582b7c40a25837e7c7b1258a1.png
 
13eae78f6b981b9e183168ede7a3f20.png
 
93a8063847aa15d8ce09972e1cf2104.png
 
c3bef15ae27d37cce43422a007482b3.png
 
7cf2f5e6424b396e633cfb75406e7df.png
 
d51b5386bf889686fed2e932f4153b4.png
 
1d2f3ff710e5cf6118fb8daa16b8470.png

点击扫码关注

2013 版权所有 © 书画院单位门户网站 京ICP备1900855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