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周一至周五9:00-17:0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聚焦
新闻中心
行业聚焦
文化部:蔡武部长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的讲话 时间:2014-03-19 11:14:36 来源: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文化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主题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特别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总结2013年以来文化系统体制改革的新成效,研究部署今年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刚才,大家对《2014年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及其《分工实施方案》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请部改革办进一步完善后按程序报批。下面,围绕会议主题,我讲几点意见:
 
  一、2013年以来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2013年以来,文化系统在以往改革工作取得显著进展的基础上,坚持稳中求进,锐意改革创新,对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进行了新的实践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第一,继续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演艺业科学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文化部等九部门共同制定印发了《关于支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对转制院团加大扶持力度。一大批转制院团积极开拓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举办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培训班,编写《意见》解读读本。启动全国转制院团经营管理人才培训计划,成功举办了3期试验班。制定下发了专门文件,推进保留事业单位性质的中直院团实施企业化管理,事业体制中直院团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
 
  第二,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转变政府职能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大幅度减少行政许可类审批项目,文化部行政许可项目取消3项,下放6项,仅保留4项,取消和下放比例达到69%。文化立法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公共图书馆法》、《博物馆条例》立法进展顺利,《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文化产业促进法》已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继续深入贯彻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制定和修改相配套的制度和规章。加强文化行业协会建设,推动成立中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行业协会,成立中国文化产业协会。设立国家艺术基金,创新财政投入模式,完善艺术生产引导机制。
 
  第三,努力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免费开放工作深入开展,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合理分担的公共文化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加强统筹管理,全面推进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和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推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转型发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首批示范区创建城市和示范项目已通过验收,第二批已经启动。
 
  第四,扎实推进文化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文化微观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推动文化系统5家集团公司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业务进一步发展壮大,《中国文化报》入选全国“百强报纸”。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催生新的发展亮点。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在文化贸易竞争中做优做强,2013年运作演出过万场。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数字文化集团有限公司深化改革,调整领导班子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召开文化部直属事业单位分类及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加强部直属单位分类改革工作指导,加快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步伐。制定印发了《文化部直属单位人事管理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等文件,推动部直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进一步优化。
 
  第五,巩固综合执法改革成果,文化市场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目前,省级共成立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30个,市县两级共成立1766个;省级共成立综合执法机构10个,市县两级共成立2875个,市县执法人员编制总数32089人。全国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活动成效明显,有力提高了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法水平。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信息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第六,加强政策引导,文化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会同有关部门起草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文件,制定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深化文化金融合作等方面的文件,推动出台动漫产业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的规范管理。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工作,与财政部联合实施文化金融扶持计划,建立首批“文化金融合作信贷项目库”,对92个重点文化信贷项目给予了4.6亿元贴息支持。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和引导文化企业创新发展。加大文化科技创新工作力度,加强文化部、科技部部际合作,推动多个项目列入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分级实施、协同推进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标准化制修订项目等,文化创新的驱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第七,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文化走出去更加稳健有效。完善“对外文化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推动对外文化工作统筹机制创新。成功建立中美、中英、中欧、中俄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积极完善中日、中德等10多个文化磋商机制。进一步提升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水平,2014年初举办的“欢乐春节”活动,项目总量达575个,覆盖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的326座城市。加快推进对外文化交流平台建设,目前已建成14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进一步拓展对外文化贸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服务成为文化出口的重要增长点,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3年以来,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突出问题导向,更加注重深入研究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改革思路和举措,对一些长期制约文化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改革思路和工作要求。二是强调以人为本,更加注重贴近群众、眼睛向下,进一步推动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三是坚持点面结合,更加注重突出工作重点,把文化改革发展的长远目标和阶段性任务结合起来,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全局工作。四是以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制定出台实用管用的政策文件,不断优化文化改革发展政策环境。这些好做法,是我们今后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的宝贵财富,要继续坚持、不断完善。
 
  二、明确思路,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的开局之年,是文化体制改革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转折之年,也是文化体制改革面临重大历史机遇的关键之年。今年的改革工作呈现出更复杂更艰巨的局面,新老问题互相叠加,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全面改革的共性要求和文化领域的特殊要求相互作用,工作难度更大、要求更高。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举措和办法推进改革。虽然我们在很多具体工作上取得了新的成效和进展,但要清醒看到,我们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对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谋划还有待加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还是用旧有的思维方式来考虑工作、部署工作,对已经改革或将要进行的改革还缺乏深度的思考,甚至还很不适应。比如,怎样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怎样处理行政部门与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的关系,怎样处理管理与经办的关系,怎样处理抓规划和抓项目的关系等。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战略高度阐述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及有关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
 
  对于怎样做好今年的改革工作,《2014年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及其《分工实施方案》将做全面部署,这里我就不重复讲了。对于在整体上如何把握复杂艰巨的改革任务,我做了一点思考,用“巩固、提高、突破、拓展”8个字对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的总体布局进行了概括,在这里略为展开讲一讲,供大家参考。
 
  第一,关于巩固的方面。这主要是针对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改革任务,如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保留事业性质文化单位的内部机制改革、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文化行政部门的职能转变。下一步,要把这些改革成果巩固好,确保改革规范到位,让新的体制机制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继续深化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问题。一般性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是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经过艰苦努力,我们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完成了中央确定的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去年我们联合8个部门共同出台了《关于支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以“促进转制院团自我发展能力建设”为中心环节、以强化硬支撑和优化软环境为两个着力点的工作思路。下一步,推进转制院团改革的主线就是落实九部门文件。一方面,要继续规范一般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确保做到“可核查、不可逆”。另一方面,要建立督查机制,督促各地尽快出台落实九部门文件的实施细则,切实加大对转制院团的扶持力度。
 
  第二,关于提高的方面。这主要是针对长期推动、成效有待进一步加强的工作,如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提高文化开放水平。下一步,要持续发力,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
 
  目前,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但总量还不够大,发展质量有待提高。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当前要重点围绕做大、提质、求精,加快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就是要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鼓励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提质,就是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内容创新、形式创新、业态创新,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增加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求精,就是要积极培育资本、产权、技术等文化要素市场,细化产业分工,规范统计标准,打造文化品牌,鼓励和支持专、精、特、新的文化企业发展,不断提升文化产业专业化水平。
 
  这些年,文化开放迈出了重大步伐,但相对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大国地位而言,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强大的文化传播力影响力而言,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传播格局和文化贸易格局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要切实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任务。工作中,要突出发展文化贸易,关键是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探索以企业为主体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新途径新办法,切实增强国际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第三,关于突破的方面。这主要是针对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转制文化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等。这些任务,大多是难啃的硬骨头,要把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勇于进取、稳扎稳打,确保正确、有序、协调推进。
 
  中央领导同志明确提出,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关键环节。下一步,我们要切实抓紧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现在,中央已确定由文化部来牵头推进这项工作,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已经批准了文化部的工作请示,我们要尽快建立协调组,明确工作职责,切实发挥在规划制定、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统筹作用。二是要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要以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导向,研究提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内容,明确相应的保障、技术和评价标准,争取在3—5年内初步建立起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体系框架,明确中央和各级政府的事权责任,形成硬约束,做到规范化。三是要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要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逐步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以贫困地区为重点,开展试点,策划具体项目,并研究起草支持贫困地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有关规划文件。四是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方式。公共文化服务要由政府来提供,但也要适度引入市场机制、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要建立完善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提高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率,防止出现低效化、无效化的现象。
 
  第四,关于拓展的方面。这主要是针对文化体制改革中要及时拓宽工作面的领域,对文化系统来说,当前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创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制机制。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心存敬畏,百般珍惜,精心呵护。同时,我们也不能因循守旧、固步自封,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推动文化繁荣发展,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本着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把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重大工程、战略工程,切实抓紧抓好。工作中,我们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一是深入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强古籍保护工作,提高古籍保护整理、利用水平。要加强对中华文化的研究阐发,提炼蕴涵其中的精神和价值,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二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要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统筹兼顾,强化保障,使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政策引导、舆论导向、文艺创作、民间传承、文化产业开发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等方方面面。三是重视和发展民间文化。继续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完善新型城镇化中的文物保护特别是古城保护工作机制。实施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古村落保护利用综合试点和文物保护样板工程。要加大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整体性、生产性保护机制,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要传承和推广地方戏曲剧种,广泛开展健康有益的民俗文化活动,使民间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
 
  三、提高认识,狠抓落实,以优良的作风、健全的机制保障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现在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头,既有复杂艰巨的难题,更有历史性的重大机遇。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关头,一些同志不同程度地存在改革的“迷茫症”“疑虑症”“疲劳症”,这与中央的要求、改革的形势和群众的呼声是不相符的,要引起充分注意,及时加以克服。
 
  第一,以提高认识克服改革的“迷茫症”。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既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也是不断突破束缚文化发展的传统观念的过程。当前,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问题上仍存在一些争论不休的问题,如怎样看待市场和阵地的关系,怎样看待资本和导向的关系,企业体制和事业体制孰优孰劣,等等。这些认识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中央决策部署,用以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认识基础,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特别重要的是,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的要求。导向不能改,是指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文化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发展方向,既不能走老路也不能走邪路,这是方向性、导向性的要求。阵地不能丢,是指无论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还是经营性的文化产业,都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力,使之成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龙头和主力军。
 
  第二,以狠抓落实克服改革的“疑虑症”。前些年,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之初,确实曾有人对改革“动真格”产生某种怀疑,甚至有人预测这次改革会“雷声大雨点小”。经过10年文化体制改革,全国共核销事业编制近30万个,注销事业单位法人近7000家,转制单位发展活力不断增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我们用事实有力地回答了这种疑虑。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比较容易改的环节都已经改得差不多了,剩下来的就是一些难改的、涉及深层利益格局变动的改革,这需要我们不断取得新突破,以真抓实干和改革实绩打消各种疑虑。正如习近平同志强调指出的,“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没有落实,再好的方案、再好的设想、再好的规划也是一句空话。改革是循序渐进的工作,既要敢于突破,又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积小胜为大胜。今天,我们审议《2014年文化系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及其《分工实施方案》,就是一次以研究具体工作举措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要点》及其《方案》正式出台后,各有关司局和单位要结合各自的职能分工,进一步细化措施,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
 
  第三,以强化机制建设克服改革的“疲劳症”。上一个10年,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就,让文化系统一些同志产生了自满和懈怠心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改革就像“接力赛”,应当保持连续性。为确保改革的可持续推进,除了要进一步提高对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意义的认识外,还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文化部内要形成由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部改革办统筹协调、各司局齐抓共管的改革工作格局。文化部改革办作为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常设机构,要发挥好综合协调的职能,当好改革工作的“协调员”和“监督员”,及时分解细化、沟通协调、督促落实有关工作。承担改革任务的相关司局,要勇挑重担,认真落实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同时,要推动地方文化行政部门加强改革工作机构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文化行政部门设立指导改革工作的专门内设机构,不断健全改革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同志们,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紧紧抓住历史机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扎实的措施,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推动今年的改革工作再上新台阶,共铸文化系统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新辉煌。



 

点击扫码关注

2013 版权所有 © 书画院单位门户网站 京ICP备1900855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