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周一至周五9:00-17:0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聚焦
新闻中心
行业聚焦
文博会成为联通中国文化产品与海外市场的重要平台 时间:2015-05-15 09:24:04 来源:
     十届文博会累计交易额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图为本届文博会台湾馆展位。
     今天,鹏城将迎来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这是文博会自2004年诞生以来,历经十年成长后的新起点。
     10年,用十届总成交额累计逾万亿的成绩,深圳文博会不仅夯实了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的地位,也以这个数字证明:“市场化”才是让中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加速器和推进器。

成功模式
 
政府办会企业办展市场为王
 
     “如今的文博会已成长为参天大树,但如果不植根市场沃土它就难以像今天这样枝繁叶茂,所以展会的主题、内容、核心定位尤其重要,它是事业发展的根系和基础。”文博会公司董事总经理、文博会拍卖公司董事长叶建强说。
历届文博会的成功举办,要归功于2004年文博会创立之初,深圳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展会运作模式,即“政府办会、企业办展、市场运作、打造平台”。政府办会,就是为培养“文博会”品牌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资金资助和各项资源配套,引导展会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企业办展,就是将展会交由专业办展机构深圳文博会公司来具体承担文博会的招商招展、市场开发、宣传推广、客户服务等工作。市场运作,就是按照市场规律办展,展会承办机构自负盈亏、参展企业优胜劣汰。打造平台,就是利用国内外优势资源,构建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平台。
    事实证明,这种市场化的运营模式结出了硕果:2004年,首届文博会就以这种运营模式,成功实现了近1600个展位提前一个月全部售罄,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家企业参展,参与人数近50万的成绩。之后,文博会始终坚持灵活的运营机制,并自2010年开始推出“1+N”的办展模式。“1”即文博会,“N”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文博会平台延伸出“N”个专业类展会,如每年12月的工艺美术精品展、9月的“艺术深圳”博览会,12月的冬季文博会以及文博会在国内外各城市举办的精品展,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借文博会“天时”,充分发挥深圳市场“地利”,在全市优选54个文化产业园区,成为文博会分会场,全年展示文博会平台的产品和项目。
    打造高端平台,实现多方共赢。深圳文博会成功构建了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的文化产业博览交易平台,实现了展商和客商双赢,主办方和参会方双赢,赢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2004年至2015年,展商数量从首届的700多家增加至第十一届的2286家,交易额从首届的356.9亿元人民币增加至第十届的2324.99亿元人民币,十届文博会累计交易额达到10000亿元人民币,出口成交额累计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分会场数量从首届的1个发展到今年的61个,创历届之最。

明晰定位
 
全方位围绕市场做文章
 
     确定了“市场为王”的明晰定位之后,深圳文博会开始全方位围绕“市场化”来做文章。
     据叶建强介绍,首先是展会主题紧扣市场。从过去十届文博会的定位和主题来看,首届文博会提出,“博览与交易”是文博会永恒的主题。在此基础上,第六届文博会提出“文化与科技相融合,产业与市场相促进”的主题,第九届文博会提出“贸易扬帆,文化远航”的主题。文博会展示交易内容则锁定在创意设计、影视动漫、新闻出版、书画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行业,旨在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要在中国找投资、找项目、找产品,就到文博会来”的市场氛围。
     第二是展会内容囊括市场。叶建强介绍,文博会设立五大板块,分别为博览与交易、论坛、评奖、活动及网上文博会。其中,论坛板块主要用来提高展会的展示交易水平,向全国乃至全球发出展会的“声音”,举办了如“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论坛”、“中欧文化产业论坛”、“数字出版高峰论坛”等;评奖板块是中国文化产业领域最高水准、最新成果的年度大检验,文博会这些年分门别类设置了“中国文化产业贸易示范基地30强”奖、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奖等专业奖项,网上文博会作为“永不落幕”的文博会,常年展示中国文化产业的权威信息,以及文博会平台的各类文化产业项目和产品。这些板块,都是文博会的重要配套组成部分,囊括了文化市场的方方面面。
第三是展会核心突出交易。“博览”与“交易”是文博会的核心。叶建强介绍,作为文博会主体承办单位的文博会公司,每年都会在保持展馆主题、内容连续性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发展情况,适当调整专业展馆。如第十一届文博会将设置九大专业展馆,展示交易涵盖了创意设计、影视音像、娱乐演艺、动漫游戏、新闻出版、网络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文化产业的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内容。其中,文化产业综合馆主要由各省区市政府负责组织当地龙头文化企业和机构,带来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项目和产品参展。

成就品牌
 
锁定市场目标不断创新
 
      文博会经过11年的历练,已经成就了“国际化”、“市场化”的品牌形象,成就品牌的背后在于坚持锁定市场目标进行不断开拓创新。
      近年来,一批文化领域的上市公司也纷纷亮相文博会,推出自己独特的“文化+科技”类新型产品,如中青宝、长江传媒、华数传媒等,大大提升了文博会的展示质量和交易份额。同时,法国艺术巴黎博览会、百老汇亚洲娱乐公司、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等国际知名品牌机构也先后亮相文博会。
      文博会针对中小型文化企业参展制定相对优惠的政策,为中小型文化企业搭建了一个展示、交易与资源对接的平 台,促进了中小企业产业升级和成长发展。在展示交易内容的组织上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组展方针,不断优化展会结构,注重产品质量,科学规划展馆布局,逐渐形成“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贸易”、“文化+旅游”、“文化+创意”等展会特色,突出展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技术和最新产品。同时,加大对“国字号”、“示范基地”、“出口品牌”等核心层龙头企业组展力度,把代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最高水平的文化资源注入文博会。
联通平台
 
为文化产品走出去扬起风帆
 
      成功的市场化运作,让深圳文博会成为联通中国文化产品与海外市场的重要平台,前十届文博会,出口成交额累计超过1000亿元。从第二届文博会3000名海外采购商,到今年创纪录的18542人,深圳文博会11年来的坚持和探索,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打开了一扇窗,一批具有鲜明文化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在这里获得认可。
     过去十年,文博会让陕西西安曲江新区参展的“大唐不夜城”与美国华平集团签订了总额达1亿美元的合同,共同打造近10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文化商业设施“新乐汇”,让江西“贺氏剪纸”传承人贺虹接到了数十万美元的国外订单,让河南开封市从文博会上捧回了近6000万元的投资用于保护性开发北宋著名皇家园林万岁山。借助文博会,让遵义杂技团、天津福丰达公司环幕立体电影系统、深圳华强文化集团“方特欢乐世界”等一批企业和产品走向了国际市场,让闽南特色纸质画、青海唐卡、寿山石雕、苏州刺绣、深圳香云纱等“养在深闺”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走出“闺房”,为世界所熟悉。
     据叶建强介绍,11年来,深圳文博会公司已逐渐在欧洲、南美地区建立了文博会咨询台,并通过影视、新闻出版、工艺美术、创意设计、艺术等行业网络,拓展招商渠道,继续扩大文博会品牌的海外影响力。中华文化正在借着文博会平台扬帆出海,走向世界。





 

点击扫码关注

2013 版权所有 © 书画院单位门户网站 京ICP备1900855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