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文化的繁荣兴盛、创作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精神是文艺的灵魂、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五个方面,充分肯定了长期以来文艺战线取得的显著成就、作出的重要贡献,深刻阐述了文艺和文艺工作的战略地位和重大使命,科学分析了文艺领域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理论推向了一个新境界,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文化系统将认真学习、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讲话精神贯穿于文艺创作、表演、研究、传播各环节,落实到文艺活动、文艺评论等各个方面,努力推动文艺大发展大繁荣。
第一,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独特作用作了深刻阐述,指明了文艺工作者塑造美好心灵、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使命。这是对文艺工作者的信任、厚爱,也是历史的嘱托。广大文艺工作者将从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神聚力。一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文艺创作。深入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评价体系,紧密联系文艺创作实践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评论,积极探索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文化思潮的有效途径。二是大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总书记重要讲话作为文艺创作的“导航仪”,自觉地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同崇高的艺术追求统一起来,把追求真善美作为文艺创作的永恒价值,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聚焦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主题,深入开展文艺创作活动,尤其要利用抗战胜利7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推出一批文艺精品,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三是正确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坚持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在坚持“二为”方向的前提下,认真贯彻“双百”方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防止“以洋为尊”“唯洋是从”,防止“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努力创作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群众中市场上受到欢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优秀作品。建设和管理好文艺阵地。四是增强阵地意识。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决不给有害文艺作品提供传播渠道。准确深入领会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与部署,在改革过程中始终做到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
第二,牢固树立为民情怀,推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艺术精品。总书记在讲话中用大量篇幅阐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强调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工作者要热爱人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文艺创作作为中心任务,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创作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坚守崇高艺术理想、遵循艺术发展客观规律,不单纯以数量多少论英雄,不急于求成、不好大喜功,潜心创作,精益求精,努力推出更好更多的优秀作品。一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忠实生动地记录普通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浓墨重彩地歌颂各行各业劳动者可歌可泣的事迹,满怀热忱地反映他们的精神世界。二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坚持“三贴近”原则,积极投身“走转改”活动,全心全意、真心实意地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一线,拜人民为师、向实践学习,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从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中挖掘素材,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提炼主题,从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中汲取灵感。三是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多创作生产基层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多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艺活动,把更多优秀作品投向基层,把更多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四是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开辟渠道、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挖掘基层的文化资源,支持群众自办文化,激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让蕴藏于人民中的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充分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