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是多年来争论不休的话题。近日,有媒体放出“狠话”:“中国画整体品格的急剧下降就与艺术家少读书、不读书有很大关联。”
那么,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艺术家读书多、有文化是否就意味着其创作水平高呢?下面,我们就请业内人士一品“读书与创作”个中三昧。
读书有时会扼杀
画家的创作灵性
艺术的提高不像获得知识那样简单,艺术创造需要灵性、悟性。阅读对发展知识、学问有用,但学问好是不是就能让画画得更好?二者并非有必然的联系。
不同的艺术,后面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支撑,哪怕同样作水墨画,实验水墨和传统水墨的要求就不一样,倘若画吴昌硕、齐白石那样的写意花鸟,那首先必须是一个文化人,不然做不到诗、书、画、印的高度融合;但另一方面,我见过一些很有天分的小孩,他一提笔,随心所欲间那些线条颇具灵性,可一旦在“有知识”的人的指引下,上培训班学素描、色彩,走上了画画这条道,往往反而破坏了他的天分,泯然众人矣。
我想,艺术的东西不是知识性的,有时候一个人读书越多灵性反而少了。拿我正在弹的古琴来说,古琴的历史、技术经过学习你都知道,但真的要弹出你想要的那个音,并不取决于你学问的多寡,而是取决于对“音”的理解。画画更考性灵、天分,没有天分,学问再怎么了得,书读再多,也没有用。那些认为一个艺术家必须要看哪些书的道理,我不以为然。悟道的路很多条,不需为做学问而做学问,我们应该容许一些画家,他可能对读书兴趣不大,但他用画笔来领悟这个世界。画面本身具有生命力,作者的情感起伏,对世界和艺术的理解就在画里面,他不是通过文字来思考,而是通过“形”来思考。他们的心灵已经与自然有了天然的感应,对这样的画家,一定要求他读很多唐诗宋词?没必要,这不是他擅长的,他有自己的一套方式让性灵与笔墨高度契合。
现代水墨画家题诗、题字越来越少,是否就说明综合素养不够?我觉得,首先没有人规定中国画一定得诗书画印结合;其次,有些人在画上题写很多字,是为了表现自己有修养,懂很多东西,这是“装”,不是真的“有料”。心中若无古意,题再多的诗,画面还是躁动。一幅画若有了意境 ,不着一字,也能让人感受到。题字无可厚非,但不能以此来否定他人。
不过, 如今的画家所处的这个时代,既幸运又令人困惑。当下人的创作,心不再专注和纯净。古代的将领,一番血腥厮杀之后回到帐营,可以拿出一把琴,月下弹奏,其身份和情感的切换、动与静的转换,如此统一在一个人身上。而我们现在,信息、爱好、价值都碎片化,该动的时候动不了,该静的时候也静不下来。现代的画家似乎被装上了链条,随着名利流转,活得不那么自由。就我个人来说,喜欢无功利的阅读,在阅读中人变得逍遥,获得心灵的安慰。但是,这样的阅读,又与画画有何关系?
反
艺术批评家、策展人 朱其——
缺乏文化修养 技术再好也是二流
美术界曾流行过“画家只管画画不用读书”的观点,尤其20世纪以来的抽象艺术、表现主义,都凭感觉处理点、线、面的关系,表达社会感受。但是真正在行业内受到肯定、在艺术史上留下地位的艺术家,肯定是学识渊博之人。
目前艺术界出现的读书少的现象,我想也与学问最好的人不如交际能力强的人名利双收有关,我们的社会利益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并没有倾向品学兼优的人。
艺术家、画家需要读书,这是不言而喻的:写实题材的绘画,具有情节的文学性,多看文学书籍肯定有好处;表现主义绘画、抽象艺术和观念艺术,需多看诗歌和哲学,其表现的情感也许可以更高级;水墨、书法,讲究气韵生动,需要国学、禅宗等素养,才能有书卷气且超凡脱俗。今天的阅读虽已多样化,但作为优秀的艺术家,仍需通过精英的写作来提高个人修养。如果逻辑性很强的理论著作读不下去,可以找些感性类的文学、历史来读,这样才有更大的情怀。如果连自己行业的发展史、思想史都不清楚,就不可原谅了。除了少数天才凭感觉能够画得好之外,缺乏文、史、哲的阅读,缺乏后天的修养,一味陈列视觉的技术,再好也只能归于二流。
中华民族一直是非常重视读书的民族,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读书无用论”能一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和某些行业内流行开来,可能与我们的激励机制、利益导向机制并没有倾向品学兼优之人有关系。民国时期,艺术家大多属于中产阶级,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因此气定神闲,大师辈出。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术界里不太读书的画家在国际和市场上都出了名;九三宋庄的画家整天喝酒、玩耍,一样出大名、赚大钱;国画界也有人靠忽悠老板名利双收。
这些不在文化甚至技法上下太多功夫也能成功的现象,导致画家空前的自信。而放在古代甚至民国时期,艺术家画得不好都不好意思拿出来;但现在,画得不好的人可以到处营销,缺乏文化荣誉感,也没有文化羞耻感,这不正是文化衰落的体现吗?
广东画院专业画家 黄唯理——
不提文化 中国画的路将越走越糟糕
山水画大师陆俨少把绘画创作分成“十分功夫”——四分读书,三分写字,三分画画。这种比例分配,其用意肯定了画外的功夫和读书的作用。如果不提文化,不注重综合素养的形成,中国画的路肯定会越走越糟糕。
美术中很多精妙的理论,如“守黑知白”、“绘事后素”都是从文学中演变而来,画家不懂文学,后劲很不足。如今的画家处在交通便利、信息发达的时代,虽然渠道多、信息量很大,反不如靠宅在书房里饱读诗书才能获取知识的古人读书多。有一部分画家,认为凭借感觉、才气、天赋,不需要读很多书,笔墨功夫也能做得很好,名利双收。
读书的效果并非立竿见影,它是慢慢渗透于画作气息和意境之中的,因此容易被忽视。但一旦读书少却很容易体现在创作上,最明显的是题字和书法功夫,题字直白、缺少意境或者不题,都说明当代画家文化的苍白。当代中国画不缺技法和生活,唯独缺少文化和精神层面。现代画家的技法,有古代人做基础,站在大师的肩膀上,起点很高。比如山水画,是中国画发展得最完善的画种,技法、构图、表现方式,古人皆已探索。欲跨越古人,难度就体现在今天创作者文化和境界的深度之上。
在宋代,绘画更强调技法和画面的营造,文化含量不高,苏轼虽提出文人画,但范围和影响不是很大,文人画到了元代更趋成熟,至明代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贬北扬南,文化含量高的南宗得到重视。文人画注重性灵和读书,确立了文化的作用,给予画家清晰的指引。文人画的贡献明确了画家必须要有文化才能走得更远,明确了写意精神,而写意精神正是中国画最强调的性灵之精髓与体现。如果没有文人画的兴起,中国画肯定会走向没落,工笔画、工匠式画家就会成为主流。现在很少有人提文人画,而工笔的获奖作品也多了,如果不提文化,中国画的路肯定越走越糟糕。
我个人提倡读“无用”的书,多读文学的、文艺的、跨界的书,其实读一本画家的传记并不比读一本画论的收获少。
中
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广东画院院长 许钦松——
读书未必成大器 不读书只能做画匠
就艺术而言,并非读的书越多就越能成大器,但不读书的人绝对成不了大器。一位画家,必须具备很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才能关注当下、走向未来。
确实,现在社会对艺术存在一种偏见,认为文化课不好的人才去考艺考,补点课,学点素描、造型,最后还真能考上美院。这种现象让人们误认为没有文化的人也可以去画画,而画家是没有文化的群体。不过,我认为用西方美术的造型艺术概念来进行中国画的改造和教学,已经对中国画的本体语言、意象思维和精神性造成了损伤。学生以造型的观念观察世界,精神性不足也随之显露出来。事实上,中国画里有一些文化基因无法与西方造型艺术相容,这已成为当代中国画发展的症结所在。
新文化运动后,传统文化流失严重,传统艺术面临重大的转折,期盼着回归、复古思潮的出现是时代的必然反应,也是文化需要。而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对于成为一个有传统文化底蕴的画家来说极为关键。可以肯定地说,画家读书是基本修为,不读书只能是画匠。在中国画发展史上,艺术大师皆成长于文化名流之中。近现代也产生了不少学者型画家,即某一专业领域的学者跨界挥墨作画。
然而,艺术创作的读书方式,不像理工科那么严谨,艺术创作的范畴需要画家根据其内在需要去读书,有所选择和偏好。有些画面需要文字,他自然会倾向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有些创作需要活跃的创意思维,那么他自然会关注当代和世界的资讯。
需要明确的是:读书只是手段,发展和创作才是目的。读书之下的创作,最后还需归结到创造性、思想性和成果建树上。泡在书里但创意出不来的大有人在;读书越多思想越保守的大有人在;读着读着迷失方向、冷落专业的也大有人在。像著书的陈丹青已派生出“文学的陈丹青”和“画家的陈丹青”,但很多人说他的画作没有进步,严重退步了。不同于学者做学问,可以用一辈子力量,皓首穷经钻研某一个问题,画家要把握当下,不然你的成果、你的贡献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