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周一至周五9:00-17:0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聚焦
新闻中心
行业聚焦
安阳唐墓壁画中女子的面妆 时间:2014-05-29 09:27:48 来源:
       安阳的唐代赵逸公墓壁画中女子的眉毛画成八字,两腮上有两道红色的斜线,看起来有些悲戚。安阳的唐代赵逸公墓壁画中女子的眉毛画成八字,两腮上有两道红色的斜线,看起来有些悲戚。
  参观过河南古代壁画馆的游客,无不被来自安阳的唐代赵逸公墓的几幅美轮美奂的壁画吸引而驻足长看。壁画中3位女子奇特、甚至有些怪异的面妆,更引起人们的好奇,她们的眉毛画成八字,两腮上有两道红色的斜线,看起来有些悲戚。这是不是为墓葬这一特定的环境需要而特意设计的装扮呢?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时世妆》,为我们解开这个疑团提供了资料。其诗曰: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
 
  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
 
  圆鬟无鬓椎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
 
  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
 
  从诗中我们知道白居易笔下“时世妆”的主要特征是:面不施粉,眉作八字,面画斜红,唇涂乌膏,头梳堆髻,妆成之后面呈苦悲之相。这种装束与我们在壁画上看到的女子的装扮太像了!从而说明壁画中女子的装扮就是流行于唐代中晚期的一种时尚面妆——啼眉妆。啼眉妆是当时贵族妇女最喜爱的面妆,流行区域广大,流传时间很长。
 
  这种现在看起来也很怪异的装扮,在当时就引起像白居易、元稹这样的文人士大夫的反感和鄙视。白诗的最后四句是“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其中前两句包含一个典故,说的是东周初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时,派大夫辛有到伊川(今洛阳伊川县)祭祀,辛有见到的已不是原先的束发跪拜的祭祀礼仪,而是披头散发的戎蛮祭祀礼仪。他感慨地说过去的礼仪都没了,用不了一百年,这里必定是野蛮的狄戎的地盘了。果然,不久,这里就归陆浑之戎所有了。以古推今,白居易等人认为这种装扮不是华夏民族的面妆,它的流行是亡国之象,非常不吉利。
 
  文人的担忧当然阻止不了时尚的流行。白居易的诗写的是元和年间(805年-820年)的女子面妆,而赵逸公墓的建造时间是829年,距白诗的创作时间已有一二十年了,这种装束依然存在。



 

点击扫码关注

2013 版权所有 © 书画院单位门户网站 京ICP备1900855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3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