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周一至周五9:00-17:0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聚焦
新闻中心
行业聚焦
倒爷有望成未来书画行家 时间:2014-05-13 10:30:15 来源:
  自古以来,艺术品收藏本是风雅之事,却在当代中国变成了逐利的最佳手段。“藏友”们聚在一起最津津乐道的不再是艺术本体,而是市场价位和升值空间。精于算计的“倒爷”们开始成为收藏市场的主角,而在他们的操作下,中国艺术品市场高歌猛进,已然和美国并列为世界两大“寡头”。但“倒爷”的运作方式对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是否存在着不利影响?经常过手艺术品能否让逐利的“倒爷”们渐渐成长为未来的行家?本期品味,我们请相关专家围绕该问题展开讨论。
 
  没有“倒爷”的艺术品市场毫无生机
 
 
  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省美协主席、
 
 
  广东画院院长  许钦松——
 
  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这二十年来急速膨胀,但并没有形成相应的收藏家队伍与其对接。事实上,能称得上收藏家的人寥若晨星,市场中活跃的大多数人只能称其为“倒爷”。
 
  但“倒爷”的存在也不是坏事,尤其是在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初级阶段,没有“倒爷”的市场是冷清和毫无生机的。而因为他们的“倒买倒卖”,使得艺术品得到流通,艺术家也得到了社会的承认,积累了财富,这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推动。艺术家并不一定要受穷,如果连煤气都买不起,孩子哭老婆闹,艺术家也不太可能安心画画,创作出好的艺术。
 
  尽管“倒爷”帮助我们过上了好生活,但随之而来的是艺术家对艺术的终极追求开始面临“物欲”的考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还受穷的时候,艺术品市场刚刚兴起,那时候人家要我画什么我就画什么,因为需要钱;但现在我不听他们的了,我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艺术家的“平衡感”非常重要,既不能拒绝市场,同时也不能被市场“绑架”,不能在和市场的“共舞”之中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丧失了对艺术的终极追求。艺术市场可以培养一个艺术家,但也足以毁掉一个艺术家,这是非常需要警惕的事情。
 
  总体而言,我对“倒爷”没有恶感。一个成功的艺术家总是会带动一个产业链,如果有的人因为倒卖我的画发财致富,也未尝不是好事。我也不排斥和他们交往,如果有机会,还可以耐心地跟他们探讨一下艺术,希望能帮他们提高。
 
  应该说我对“倒爷”们怀有一种期待:没有人是天生懂艺术的,他们今天“倒买倒卖”可能单纯为了盈利,但天天接触,经常过手,也许慢慢就会变成行家,行家的下一步则是成长为真正的藏家——我希望他们可以走出这样一条路径,对这个前景我保持乐观的态度。我们回头看十年前,那时候的艺术品市场哪有今天的状态,更加混乱,审美更加糟糕,而很多事情就在冷不丁间发生了改变和进步。
 
  即便是从盈利的角度来看,不关注艺术本体价值的“倒买倒卖”也无法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广州有个公司,通过个人关系拿到过两幅关山月的梅花,但是急于兑现,一过手就卖。当时觉得自己赚了钱,可是现在坐下来算算账,真是后悔死了,如果不卖掉,现在的价值何止是当时的几十倍。
 
  所以参与艺术品的交易,还是得对艺术有了解,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好东西。而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能收获品味艺术的快乐,与赚钱相比,这显然是更高层次的快乐。
 
  没有“倒买倒卖”
 
 
  艺术品难顺利流转
 
 
  艺术经济学家 马健——
 
  某些被蔑称为“贩子”的人,正是活跃于收藏品市场的中坚力量。以一件清代青花人物故事笔海为例:收荒匠在穷乡僻壤之地,花几十元就可能把它买下;在城市的地摊“鬼市”上,可以卖到两三百元;在门店交易市场上,可以卖到数千元;到了懂行的藏家手中,经过断代和品评,价格可接近万元;在中小型拍卖会上,可能创下数万元甚至十余万元的价格;而在大型拍卖会上,经过专家的鉴定,新闻媒体的宣传以及拍卖公司的运作,它可能创下数十万元的价格。在上述的各个交易环节中,“贩子”都发挥了发现价值和促成交易的重要作用,并因此获利。若没有那些以倒买倒卖艺术品为生的人,艺术品根本无法顺利流转。
 
  在艺术品市场上,根据购买动机的不同,可将市场主体分为三类:收藏者、投资者和收藏投资者。所谓收藏者,是指纯粹追求收藏爱好的满足所带来的精神收益的人;所谓投资者,是指那些纯粹追求收藏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的人;所谓收藏投资者,则是指那些既追求收藏爱好的满足所带来的精神收益,又追求收藏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收益的人。按照这种划分,收藏者、收藏投资者都在“藏家”之列,投资者则肯定不算。
 
  对投资者而言,艺术品投资获利的经济动机无可厚非。但艺术品投资的专业性非常强,纯粹以投资为目的的艺术品买卖,基本都是凶多吉少,也不可能成为市场的主流。相比之下,兼具收藏与投资两种动机的收藏投资行为胜算更大。
 
  相对于西方成熟的艺术品市场而言,中国艺术品市场显得异常活跃,文物艺术品的换手率比较高。春拍时在香港举牌拍下来的艺术品,秋拍时在北京又上拍了,如此活跃显然不正常。艺术品拍卖换手率高的经济学含义是:卖家的营利动机和营利预期都很强。但除了“捡漏”,艺术品通常并不适合以在拍卖会上频繁换手的方式迅速获利,原因有二:第一,艺术品拍卖的交易费用较高,比如佣金收15%,一买一卖至少需要交纳落槌价款的30%给拍卖公司。这意味着艺术品买卖的差价至少要在30%以上才能勉强保本;第二,总的来看,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流拍率和拍品成交后的结算率都很低,大概在50%左右,这说明艺术品的顺利转让并非易事。单是上述两个原因,我们可知活跃度高实际上并非中国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信号,而是浮躁、不成熟的表现。一个健康的艺术品市场,艺术品消费应该占到相当大的比重。否则,艺术品投资的比重太大,市场越是繁荣,意味着市场萧条时的调整幅度越大。
 
  “倒爷”行为令市场
 
 
  充斥着水分和陷阱
 
 
  著名收藏家 朱绍良——
 
  现在艺术品市场主要以三类人为主:第一类是“串货的”,他们起到的作用大概相当于古时候琉璃厂夹包做生意的古董商,今年4月份在广州买,可能最迟6月份就在北京卖,过手速度很快。有时候被鄙为“画贩子”,但我觉得其实他们的行为也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和方式,何况他们在客观上起到了活跃市场的作用。
 
  第二类人是“行家”,相对于“串货的”,他们更加稳定,有自己的货源、营业地点甚至库房。他们买东西会凑齐门类,比如“京津画派”的,买50件,凑成一个完整的脉络,打包再卖出去,可能1000万元的成本,能卖到5000万元。“行家”对市场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把没有被大家认可的东西进行挖掘和梳理,但这个梳理比较粗浅。因为“行家”志不在此,他们做这些工作是为了吸引下一个买家,有没有买家愿意接手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所以他们基本不会去买太重要的货或者看不懂的货。
 
  第三类人是真正的藏家。藏家总是要买稀缺的、有公认艺术价值的,以及能够提升自己收藏品地位和品位的作品。他们也会卖艺术品,但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构建一个更高等级的收藏体系,而不是单纯为了盈利。我觉得目前国内有这种心态的藏家凤毛麟角。
 
  现在的现状是,持有前两种心态的“收藏者”占据了70%以上的比例。现在大陆的拍卖公司如同雨后春笋,但是货源就那么多,“蛋糕”就那么大。过去佳士得、苏富比都有规定:比如你2004年从我们这里买的东西,只能等到2009年之后才能再拿来卖。但是现在连这些老牌拍卖公司也放低了身段,三年甚至两年就可以拿出来再卖。大陆的市场换手速度就更快了,很多东西就是被倒来倒去,基本没有落地。
 
  “倒爷”的行为虽然无可厚非,但无疑会使得市场本身充斥着水分和一些炒作的“陷阱”。而且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这种行为的获利空间有限,并且今后还会越来越小。
 
  在收藏的早期阶段,我也曾经以投资的心态买过不少近现代的作品。因为之前做生意养成的习惯,见利就走,很多东西都没有卖到一个合理的价位。后来看到同样的作品再度投放市场卖出的价格,觉得很心痛。于是我开始反思一个问题:搞收藏不能完全按照经商的理念去做,而是要从学术研究上下手,必须得深入地去把艺术品背后的事情搞清楚,包括出版著录以及完整的证据链,再投放市场,获得的价值回报会非常可观。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收藏者本身也会得到成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藏家,这其中的成就感更是无法用物质来估量的。



 

点击扫码关注

2013 版权所有 © 书画院单位门户网站 京ICP备19008551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350号